中国通用航空前景看好
来源:Jane 点击:浏览 661来源:中国工商时报
200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于18日在西安举行,参会的上百名专家围绕低空飞行管理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、通用飞机市场拓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,共同探讨加快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,并一致看好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前景。
此次高峰论坛以“推动低空开放,促进通航发展,加速产业聚集”为主题,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、公安部、交通部、中国气象局等国家部委,中航工业通用飞机公司、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公司、欧洲直升机公司、中航直升机公司等企业届代表以及中国民用航空大学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、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。
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、警务、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,包括从事工业、农业、林业、渔业、矿业、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、抢险救灾、气象探测、海洋监测、科学试验、遥感测绘、教育训练、文化体育、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。
国际经验表明,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∶10,就业带动比为1∶12。现在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一年的产值为1500亿美元,提供了126.5万个就业岗位,但是中国一年的产值仅17.9亿元人民币,提供就业岗位仅8000多个。统计数据表明,截至2008年底,中国有通用航空机场70个,通用航空飞行员3076人,通用航空的航空器总数898架,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。这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又是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指出,与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,通用航空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: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。一些省市至今还没有通用航空企业,占国土面积近1/2的西部地区,通用航空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的1/5。二是与航空运输发展不协调。据统计,截至2008年底,我国民航运输飞行人员共14170人,而通用航空飞行员仅有3076人,呈“倒金字塔”型,通用航空与航空运输发展明显不协调。三是作业服务能力不足。据统计,仅2008年农、林、工业、电力等行业,对通用航空飞机的需求缺口达170余架。
李家祥表示,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,我国居民对通用航空领域的消费能力、消费意愿已积累到较高的程度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,企业、个人自行购置航空器的现象屡见不鲜。一旦外部保障环境得到根本改善,通用航空消费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新局面,对于拉动国内需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,